|
現代人生活在許多的壓力之中,渴望擁有一個可以療癒心靈的空間。也許是室內與戶外空間的串聯、也許是融入大自然意象的設計概念,當透過療癒設計塑造慢步調的生活時,不僅自己心情愉悅,也能拉近一家人彼此的距離。
在過去的時代,客廳是凝聚一家人感情的地方,一家人下班、下課後一邊看電視、一邊。但隨著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家的空間重心漸漸開始轉移。現代人下班時間晚,連帶著用餐時間也跟著延後,餐廳成為許多家庭的生活重心;擁有自我的角落也是一種療癒設計。人都有自己覺得最舒適的位置,在這裡做最喜歡做的事,讓需求得到滿足,享受的同時即一邊感受療癒的氛圍。
無論是家庭的生活重心,還是個人的私密空間,在設計師的安排下,屋主的生活習性融入空間中,成為一個療癒與舒適的住家空間。
凝聚一家人感情的中島廚房,慢步調的度假Villa 這個案例是為張紹華和黃千祝二位設計師的家,室內採挑高空間,有著大面的方格窗及落地窗,一入屋內,印入眼簾的是黑白相間的大片牆面,一路延伸至餐廳,開放式的中島廚房整整佔了1樓空間的2/3面積。設計師一家人下班、下課的時間晚,用餐也跟著晚,餐廳是他們一家人的生活重心,聯絡彼此感情的地方。
更多此作品相關圖
置身台北都會Lounge Bar,與三五好友的療癒時光
設計師依循屋主生活特性,將四層樓的空間規劃不同的休閒機能:一樓屬於接待空間的客廳、餐廳與廚房;二樓是客房,以詼諧的手法設計開放式的浴室空間,這是屬於好友之間的幽默;三樓是私密性較高的主臥房及可以泡澡的按摩浴缸與更衣間;頂樓則是三五好友打麻將的處所。結合了現代時尚符號與現代普普風,並加入了商空的強烈視覺元素,讓人彷彿置身於都會時尚的Lounge Bar。
|
|
更多此作品相關圖
讓人舒適的空間─融入需求和生活習慣,擁有專屬的角落
「唯有居住者感受到需求被滿足後,才會停止抱怨而感覺到真正的舒適。」
──義大利建築設計師Emanuele Scaramucci(曾獲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
|
其實療癒空間不一定要透過大動作改造空間,擁有自我的角落也是一種方式。人都有自己覺得最舒適的位置,在這裡做最喜歡做的事,讓需求得到滿足,享受的同時即一邊感受療癒的氛圍。
如何降低壓迫感和隱私性,當空間不使用的時可以感受到空間的最大值,而使用時仍然可以感受到空間的私密性、豐富機能,享受其中以達放鬆的效果。設計師透過格局規劃、豐富空間機能性以及空間配置等,充分滿足屋主對療癒住宅設計的所有想像。
via UDN房市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