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專家論市╱四帖藥方 解高房價民怨

【經濟日報╱(昇達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 蔡明璋)記者林政鋒整理】

台灣房地產市場目前處於「量價背離」情況,市場不確定因素大增,不論買與賣都需更謹慎以免誤蹈風險。政府部門更應廣興住宅,加強公共交通建設縮短郊區與市區距離,才能有效解決房價偏高問題,降低國人購屋痛苦指數。


回顧這一波國內房地產起漲,主要源自於「土增稅永久性調降」、「遺贈稅調降至10%」等因素,又加上全球低利率、低通膨下,建商與地主更有恃無恐,可以最低的利息成本持有房地產,導致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已近十年有餘,而高雄則是這波段最後發酵的區域。


首先,由於「土增稅永久性調降」政策實施,讓很多房地產擁有者,變得比較不擔心百年身後因龐大遺產稅問題,而讓房產被強制「國有化」。


又因「遺贈稅調降至10%」政策推動,促使滯留國外近60年資金回流,造成大量資金無處投資進而轉向房地產,配合低利率實質誘因,造成台灣從北部至南部房價循序性上漲,結果是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表現與經濟成長嚴重脫鉤,這完全要拜政府政策所賜。


但是房屋供給量擴增,台灣人口卻沒有明顯增加,產業外移的情況依舊明顯,尤其是中國的磁吸效應加速台灣產業加速外移,然而房市需求性卻未相對上升,讓當前房地產市場明顯「量價背離」。


現在唯一的利多因素,就是銀行仍維持低利率,這關鍵誘因,讓建商及囤積房地產的投機客有恃無恐,往後若銀行年息上調至5%以上,勢必面臨一波大洗牌,不但建築業界優勝劣敗立分高下,連國人也會躊躇而對購屋產生觀望,將使民國87年本土型金融風暴所造成房價鬆動現象再現。


可以想見,屆時法院的法拍屋、銀拍屋傾巢而出,台灣房市便會有一段黑暗期,尤其當前政府政策對房地產實施監控緊縮,購屋者買、賣房地產應趨保守,才可自求多福。高房價所引發的民怨,我建議解方如下:


首先,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面,大量興建平價社會住宅,擴大市場供給面,房價自會緩步回到合理區間。


其次,政府要廣闢公共設施,尤其是基礎交通建設,包括快速速道路、捷運、輕軌以及替代接駁等,做好交通建設最大的好處,是將城市中心區與郊外住宅區的距離拉近,屆時即可有效利用郊區廣大低價土地資源,不必大家都擠在市區,造成房價上漲。


第三,是植樹造林,各區綠覆要求至少30%以上,最好可上達49%,一方面可以淨化空氣,而且要具林相佳、具優質經濟價值樹種,住居環境變佳,同樣可有效促進市區人口向外環地帶移動,減少城市房價炒作動能。


第四,為活化國有土地資產,根據適變性原則,採低、中、高密度開發,以各區不同的現況因地制宜,各縣市可根據地方不同特性,滿足民眾對住宅的需求。


個人因長年從事國際投資事業,有機會遊歷世界各國,可以廣泛了解國外住宅政策的利弊。深深覺得台灣房地產地產市場可以有春天,重點是需要政府主導、展現作為,希望將國人因為「有土斯有財」觀念引發房價不當上漲的現象,可以有效轉化,大家共同將台灣轉化為「富而好禮」的東方瑞士。







via UDN房市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