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可動結構的靜與動之間

【建築家/文/陳冠帆、圖片來源/CALATRAVA事務所 A.S studio

結構詩人CALATRAVA的可動性結構代表作Kuwait Pavilion Expo'92,在1992年西班牙賽維利亞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的會場與世人展開第一次對話,這項令人驚豔的『可動屋頂結構』是結合了會浮動的混凝土結構所形成的漸變陰影的場所,至於他是如何可動呢?讓我們一起跟著結構魔力一起踏入這可動結構的奇幻空間吧!
















▲從它由動態運作的交織過程,讓建築就像生物般的運動,也彷彿讓靜態的建築活了起來。


『它宛如纖細的手指般緩緩的交織在一起,並且緊緊握住,你很難想像當建築屋頂的尺度如同人的雙手一樣開展、閉合,那是件多麼奇妙的體驗啊?』


整體構造透過17根25m長的像手指般纖細的結構體,透過液壓操控的柱狀支撐,內部互相嵌合形成嚴密的拱頂,打開之後卻又是一個面積可達525m2的開放廣場。可動結構的奧妙在於它展現動態的閉合過程,當它開啟時就像一系列的馬刀刺向空中,面對面的嚴陣以待,這展現了一種迷人的結構與雕塑型態,而當它閉合時卻又形成一個可以當作室內使用的展覽空間。
















▲ 模擬屋頂空間開展與閉合、光線的透射、反射與陰影變化的模型。


結構的體系在閉合時呈現完整的『拱原型體系』,而當它開展時,卻透過後端的拉力(液壓控制)讓構件的懸臂構件,得以不斷的伸起,因為懸臂結構的原型理論才能造就構件的末端可以纖細如指尖的造型。


這樣的動態空間似乎改變了過去那種區分內外空間的建築思維,也徹底讓這棟建築的生命活了起來!
















▲三維空間的動態模擬效果,除了測試光線的韻律也同時檢視結構在空間中的比例與纖細度。


Kuwait Pavilion這種如夢似幻的空間帶來了垂直性上下空間一種不尋常的關係,而這種可動的屋頂彷彿就像是一個帶有屋頂的廣場,亦或可以像是具有高牆的庭院,而這裡面的場所精神,正透過結構進行動與靜的轉換。


接著就讓我們來欣賞可動結構的靜與動之間的誕生中,大師的思維手稿吧!
















▲建築師可動結構手稿
















▲精彩的結構細部設計


※延伸閱讀》

回到建築的原點 與生活對話

都市中再造自然青景

大海是優秀的舞者,而我是為演出喝彩的人

驚奇體育館》拒當蚊子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安聯球場天天熱鬧~

想知道更多關於建築的故事嗎?請上綠建築家







via UDN房市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