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投資台灣的兩大族群 ─ 私募基金與陸資。論及台灣的不動產,近年來影響房價的重要政策,就是政策開放及ECFA帶動經貿發展。相關產業的引入,往往是帶來大量人潮最快的一種手段,不動產也間接受影響。2009年起,陸委會政策定調,不再追查背後資金來源是否屬於陸資。若陸資透過台商、私募基金或第三地登記管道進入台灣購買房地產是可行的。
房地產為內需型產業,占台灣生產面GDP的2%,雖顯微小,但其對上下游相關行業影響甚鉅。據行政院主計處估計,房地產業每投資1美元,可帶動上下游產業創造2.83元的產出。若簽訂ECFA,未來我方要求的早收產品包括鋼鐵、水泥等不動產相關產業,使此類產品輸出至大陸的關稅將會逐年減少至零,可能間接刺激房地產市場發展。若未來不動產上游產業相關項目亦向大陸對等開放,則價格相對低廉的原料輸入將可能使國內建材成本下降。
從CEPA對於香港不動產的影響角度來看。香港及台灣與大陸簽署協議時的房市背景不同。香港簽署時,房市景氣處於谷底; 相對台灣,房市景氣則位處高峰。且CEPA的實施並非香港房市景氣回升的唯一因素,簽CEPA後支撐價格的主因是,經濟復甦與景氣回溫等基本面條件,且香港資金進出容易,易成國際資金偏好的投資標的,而台灣對外資進來仍有許多限制。
從政治面的角度,ECFA的簽署有助於穩定兩岸政治情勢,間接有助於房市的長期發展,但現階段的台灣房市投資已相當飽和。大陸住宅房地產市場利潤遠高於台灣,大陸業者投資推出的產品競爭力可能不及台灣業者推出的產品,中資來台競爭將相對辛苦。未來兩岸密切合作已是確定趨勢,台灣不動產在未來發展中,實不應過度依賴陸資或外資挹注。
via UDN房市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