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跌進精靈們居住的小樹屋

【建築家/文/Boat、圖片來源/trendir

在喧囂的城市中蝸居許久的你面對成日風裡來雨裡去的鋼筋水泥,一定會想返璞歸真,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這一切與奧格森的紀錄片《Treelover》並無二致——影片中的三個男人從城市逃離,開始尋根之旅。因為對家鄉的熱愛,他們共同建造了一座樹屋。


而我們不也幻想著能夠隱匿到森林中,攀援高大的樹木,支起一間小樹屋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借著最接近雲端的樹梢,品著原木散髮出的陣陣香氣,摒棄浮華後的靜謐,單是想想這樣的畫面嘴角都會在不知不覺間上揚。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中央高地上的一間樹幹小屋便是我們心中所想的現實版本。這間由澳大利亞的設計師Paul Morgan設計的樹幹小屋為了滿足夫婦能夠在週末逃離各類辦公瑣事的煩憂。雖說是樹幹小屋,但卻與字面上看似純原木建築相去甚遠。這棟建築完全對小屋這一概念進行重新定義,儘管小屋整體架構及內部空間的選材還是以木質為主,但在外觀的設計上,Paul則有更多關於自然與科技間如何平衡的考量。


小屋的基本架構是一個巨大的圓,由許多支「樹叉」支撐起的巨型屋頂做到了良好的遮陽效果,外觀設計不禁令我們萬分好奇這座看似「度假」小屋的廬山真面目。屋內天花板由原木拼成各種幾何圖形,用以詮釋設計師的現代設計理念——人類該如何進入森林之中,利用生態的形式來建造一個住宅。
















▲或許你很難用畢生所學的任一幾何圖形來形容這間小屋的形狀,凹凹凸凸的構造實則與小屋周遭樹木分布情況相匹配,比起火柴盒般需要大片佔地空間的小屋,這樣與自然融合的宅子更具和諧感。
















▲不過從小屋的正面來看,還是有著設計師的小心思在此。看似不規則的外形實際上可是中規中矩的軸對稱圖形,左右對稱分布。
















▲這些平滑的樹枝乍看似乎是撐起這棟小木屋的梁柱,你要是也這麼想那可就被設計師給騙了呢。這些東倒西歪、看起來實在不可靠的柱子可是傳統木屋設計的標誌。
















▲屋內的裝潢走的是工業時期舊物件與現代用品的混搭風格。歷經數年風雨的木材與現代冰冷廚具雖是反差強烈卻毫無違和感。屋內中央的承重木梁與天花板上的其他橫梁的組合,讓整個內部空間形成一個循環的整體感。
















▲除了餐飲空間外,設計師還為這樹幹小屋劃分了起居空間,浴室和兩個臥室。


誠如《Treelover》所講述的人與樹木的故事一般,這座樹幹小屋的設計也頗具哲學意味。無論從歷史還是文學角度看,樹木對於人類具有非凡的意義,人類又應該如何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

為你打造多層次的空間魔術

明亮通透、伸縮自如的大火柴盒

《日本建築Case Studies》世上最不穩的房子——高過庵

你家塑膠用來裝多喝水,我家塑膠拿來蓋房子

想知道更多關於建築的故事嗎?請上綠建築家







via UDN房市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